選課日期:114/6/6截止
課程名稱
人工智慧到智慧人工 AI與你從生活學業到工作實戰面試經驗分享U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enhance your life by connecting study to work, gaining practical interview experience, and sharing skills
(對應總課程名稱:人工智慧應用與實作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s)
授課教師
經營管理研究所 林介鵬 教授
經營管理研究所 周容綺博士生、葉上平博士生
課程概述與目標
實戰面試經驗技巧分享(工作及考研究所面試),AI輔助履歷與面試練習間測量與規劃方法,並透過實地觀察與問題解決訓練,提升學員針對高齡者日常生活需求的空間改善提案能力。
課程日期
6/12 &13(四&五)09:00-18:00
課程總時數
16小時
上課地點
交大校區工程一館101
修課人數上限
30人
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
無
學生自備物品
筆電、紙筆
作業、考試、評量
出席率 (20%) :注重學習投入與態度。
上課出席率及討論(25%):上課參與,有回答及主動發言,著重師生交叉發問,評估學生在課程中的課程參與程度與AI應用能力。
期末成果(55%) :學生期末口頭報告和同儕互評,運用AI進行模擬面試,AI提供職缺以及面試相關的專業問題,講師評分佔(35%)同儕互評佔(20%)。
課程大綱
單元主題 | 內容綱要 | 講授 | 示範 | 習作 | 其他 | |
認識AI與生成式AI概論 | AI定義、分類與應用案例介紹,生成式AI趨勢與倫理議題 | 3hr | – | – | – | |
AI輔助作業與簡報設計 | 使用ChatGPT+Canva AI協助作業撰寫與簡報製作 | 2hr | 1hr | 1hr | – | |
面試流程與履歷撰寫教學 | 面試流程介紹,STAR技巧教學,履歷撰寫實例解析 | 3hr | – | – | ||
AI輔助履歷與面試練習 | AI模擬面試提問 | – | 2hr | – | – | |
模擬面試演練與成果發表 | 模擬面試練習+個別回饋,課程成果分享與總結 | 1hr | 1hr | 2hr |
課程進度表
日期 | 課程進度、內容、主題 | |
6/12 | 9:00–9:30 講師介紹+課程導入 學員自我介紹與期待分享 課程架構與學習目標說明 小組分組(每組3人) 9:30–10:30 認識 AI 與生成式 AI 概論 AI 是什麼?分類與歷史簡介 生成式 AI 的原理與應用場景(行銷、職場、教育) 重點:ChatGPT、Claude、等案例解析 10:30–12:00 :AI倫理與風險意識訓練 偏誤、數據來源、版權、deepfake 風險 案例討論:AI生成履歷爭議、假履歷、大型企業如何回應 小組辯論活動:「AI創作是否該享有著作權?」 13:00–14:30 生成式AI實作應用工具教學 工具操作教學:ChatGPT、Humata、ChatDOC、Claude 任務實作一:用AI生成「研究所自傳」初稿 任務實作二:用Humata分析一份徵才公告/論文摘要 14:30–16:00 AI輔助履歷撰寫與潤飾實作 面試流程與履歷撰寫教學:面試流程總覽(履歷、口試、視訊面試差異) 分組任務:每人撰寫一段經歷描述 → 互評建議 16:00–17:00 面試進階問題解析 工作面試經驗分享:台積電、友達、BenQ、Apple、NVIDIA、台經院、中經院、台綜院 考研究所面試經驗分享:台大、交大、政大、中央、中正、台科、北科 三大類問題(動機/經驗/潛力) 壓力型、假設型問題應對技巧(含講師演練示範) 17:00–18:00 AI模擬面試第一階段 ChatGPT當面試官 → 1對1輪流提問與回答(Prompt教學) 實作任務:請AI生成針對個人背景的5題模擬口試題目 分組討論:挑選出一題並寫出最佳回答 | |
6/13 | 9:00–10:30 模擬面試第二階段 × 組內實戰演練 小組分工:面試官 × 應試者 × 評審 模擬自我介紹、報考動機、求職動機、挑戰經驗 提問與反問練習(包含深度追問、臨場應變、壓力測試) 10:30–12:00 模擬面試錄影與回饋 講師提供職缺範本,每人上台報告1分鐘爭取職缺 同儕觀摩與評分表(清楚度、邏輯性、自然度) 講師逐一回饋與建議 13:00–14:30 AI簡報製作實作(個人成果簡報) 教學:如何用 ChatGPT + Canva + Gamma 製作求職簡報 練習任務:生成一份 3 分鐘的個人申請簡報(研究所/職涯企劃) 14:30–16:00 成果發表與面試應變演練 每人上台簡報:3分鐘個人企劃簡報 Q&A 現場回應(扮演教授或HR) 同儕與講師實時點評:簡報設計、口條、回答深度 16:00–17:30 AI職涯規劃應用+自由提問 用ChatGPT進行職涯規劃模擬(分析優劣勢、目標設定) 製作個人「AI職涯地圖卡」 Q&A自由提問:申請策略/AI工具使用困難/簡報風格建議 17:30–18:00 總結與回饋 分享學習心得與轉化應用想法 發放結業證明或AI實作學習歷程檔案 學員回饋表與課程優化調查 |
課程教材
OpenAI官方教學資源(ChatGPT官方網站)、講師自編講義及範例資料以剪報為主、個案為輔
微學分課程Q&A
📌 我想修微學分課程,該如何報名/進行選課?
每門課程將於開課前三週至前一週間開放選課,請同學於選課截止日前至ICT選課系統進行報名。
📌 若是學期課加開的微學分課程,我可以修學期課又修微學分嗎?
完全不可。學生不得同一學期選修學期課及微學分,僅能二擇一。微學分若成功認計僅可計於【自由學分】,而非【必修學分】。
補充說明:學期課是學校課務系統上選的3學分課程,微學分則是在ICT系統上報名的課程,兩者的永久課號不同。有的學期課微學分將會分成-1,-2,-3或A,B,C三階段來進行,每完成一階段,需再報名下一階段選課。若是課程內容設計具連貫性,則未修-1或A者,不得選修-2,-3或B,C課程。
📌 我是校外學生,請問可以選課嗎?
校外學生請點擊ICT選課系統頁面右上角【非本校學生申請賬號】,完成註冊後可以進入系統選課。若該課程不開放給校外學生選課,則無法進行報名。
📌 若已經畢業/在職中,可以選課嗎?
校內/校外的【非學生】身份者,請在選課前寄信詢問授課教師是否可以參與課程,獲教師同意後再進行選課報名,修課名額將以【校內在學學生】為優先。
📌 如何得知是否選上了該課程?
請於選課截止的隔日至選課系統查詢選課結果。
📌 我已經選了課程,該如何退選?
① 若選課報名未截止,可直接在ICT選課系統上點擊【取消報名】。
② 若報名已截止至開課日前,請寄信給助理corlyn@nycu.edu.tw 告知退選意願並說明原因。
③ 若開課當日/課程已進行中,請寫信給授課教師,經老師同意後,截圖/轉寄信件內容給助理。
📌 若沒有退選/無故缺席課程會如何?
未依規定辦理課程退選或無故未到課,將取消該同學兩月內之ICT選課權益,即2個月內無法報名選課系統上的任何課程。
📌 若無法出席課程,該如何請假呢?
若學生因故無法出席課程,請於上課前兩日寫信給授課教師說明請假原因(請附上姓名、學號及請假事由)。
📌 我是學士/碩士/博士生,可以報名選修微學分課程嗎?
可以。惟請留意該學分是否認計為畢業學分,將由您的系所決定。為避免學分爭議,請於抵免前詢問系所該門課的學分是否可以認計。研究生修習之微學分不得採計於畢業學分。
📌 修微學分課程需要繳學分費嗎?
無需。
📌 課程會有成績嗎?
微學分的修課方式比照一般課程,必須通過課堂之作業、測驗、討論、實驗或成果發表等教學活動規定,經授課教師認證,該修課結果通過或不通過。
📌 微學分完修證明該如何申請?
請至微學分課程頁面查詢完修證明申請表,並於結課日前提交申請,詳細規定請參閱表單內容。
📌 申請完修證明就表示匯出學分了嗎?
否,兩者是分開的,授課教師提供成績後,由創創工坊核檢學生修課結果,確認同學【通過】課程後,會在2-4週內以電子檔寄出。而學分登錄表,則需到選課系統下載。
📌 修課結果會直接出現在成績單上嗎?
否,請同學必須於畢業當學期統一提出抵免申請。請至ICT選課系統上【匯出學分登錄表】,經系所認計及各單位簽核完成後,該成績才會出現在成績單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