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課日期:112/9/18截止 課程名稱 計算機概論-1 授課教師 電機工程學系 黃育綸副教授 課程概述與目標 Read More
作者: ictadmin
新媒體創作小組-新媒體創作微學程
召集人:建築研究所 侯君昊 副教授
諮詢導師:應用藝術研究所 許峻誠 教授
傳播研究所 陳延昇 副教授

新媒體創作微學程
召集人:建築研究所 侯君昊 副教授
諮詢導師:應用藝術研究所 許峻誠 教授
傳播研究所 陳延昇 副教授
微學程簡介
近年全球高等教育愈來愈重視藝術與創作素養的全人教育,並鼓勵跨領域合作,同時本校讓全校大學生積極跨域參與學習新興科技與最新議題。新媒體創作微學程將提供創作基礎、工藝、科技、影音、互動、整合等六種類型之課程,每門課程間彼此相輔相成譜出多元全貌。
微學程完修條件
- 總整類課程至少3學分
- 總共9學分完修
基礎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視覺化程式創作基礎 | 許倍銜、侯君昊 | 0.5 | 112上 113上 |
|
3D與參數建模基礎(一) 、3D與參數建模基礎(二) |
何震寰 | 1.5、1 | 113上 | |
通用設計基礎 | 侯君昊 | 1 | 112上 | |
攝影工作坊 | 陳延昇 | 0.5 | 112下、113上 | |
文案故事力工作坊 | 陳延昇 | 0.5 | 112下 |
核心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14005 | 影像合成 | 羅曉愉 | 2 | 112上、113上 |
514004 514005 |
數位影像創作 | 羅曉愉 | 3 | 112下 113下 |
514002 | 數位設計與製造 | 曾聖凱 | 3 | 112上、112下、113上 |
514001 | 設計基礎A | 許倍銜 何震寰 |
3 | 112上、113上 |
514019 514001 |
設計基礎B | 郭明浩 | 3 | 112下 113下 |
534308 | 雛型設計與製作 | 李峻德 | 3 | 112上、113上 |
514014 | 配樂製作(一) | 林明學 | 3 | 112上、113上 |
514018 | 創意文案與故事腳本 | 童一寧 | 2 | 112上、113上 |
514009 514011 |
故事與情境設計 | 李峻德 | 2 | 112上、113上 113下 |
514011 | 文化與創意設計 | 郭明浩 | 2 | 112下 |
總整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34717 | 智慧生活與創新設計 | 侯君昊 | 3 | 113下 |
534300 | 使用者經驗設計 | 許峻誠 | 3 | 113下 |
生醫工程與健康科學小組-多模態感測技術與醫材開發微學程
召集人: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劉承揚 教授
諮詢導師:護理學系 侯宜菁 副教授

多模態感測技術與醫材開發微學程
召集人: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劉承揚 教授
諮詢導師:護理學系 侯宜菁 副教授
微學程簡介
隨著新興醫療科技的進步,全球人類平均壽命已逐年上升並進入老年化的社會,而這也讓現今的醫療體系受到極大的考驗,根據Frost & Sulivan對於智慧醫療的市場估計來看,2021年全球智慧醫療市場規模將超過1840億美元,並預估2025年會到達2760億美元,有鑑於此,智慧醫療的導入已經是重要的發展方向。本微學程將聚焦於「多模態智慧醫材設計實作」,透過聽覺、言語及視覺三個感官技術整合AI來培育高階醫材實作人才,其中包含總整課程、多門核心和基礎課程,搭配臨床工程實務操作與測試,學習獲得臨床轉譯能力,進而提升智慧醫材之價值及功能。
微學程完修條件
- 基礎類課程至少3學分
- 核心類課程至少3學分
- 必修總整課程3學分
- 總共9學分
基礎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數位醫療儀器設計A 數位醫療儀器設計-1 |
賴穎暉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數位醫療儀器設計B 數位醫療儀器設計-2 |
賴穎暉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數位醫療儀器設計C 數位醫療儀器設計-3 |
賴穎暉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電化學理論與傳感器實作A 電化學理論與傳感器實作-1 |
劉大中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電化學理論與傳感器實作B 電化學理論與傳感器實作-2 |
劉大中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電化學理論與傳感器實作C 電化學理論與傳感器實作-3 |
劉大中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電腦輔助工程分析A | 林峻立 | 1 | 112下 | |
電腦輔助工程分析B | 林峻立 | 1 | 112下 | |
電腦輔助工程分析C | 林峻立 | 1 | 112下 | |
數位牙醫學A | 林元敏、游依璇、曾知雋 | 1 | 112下 | |
數位牙醫學1 | 林元敏 | 1 | 113下(2/17-4/7) | |
數位牙醫學B | 林元敏、游依璇、曾知雋 | 1 | 112下 | |
數位牙醫學2 | 林元敏 | 1 | 113下(4/14-6/2) | |
健康資訊科技創新與可用性評估A | 侯宜菁、李亭亭 | 1 | 112下 | |
健康資訊科技創新與可用性評估B | 侯宜菁、李亭亭 | 1 | 112下 | |
量測與儀表實驗_1 | 劉承揚 | 112下 113下(2/19-3/26) |
||
量測與儀表實驗_2 | 劉承揚 | 112下 113下(2/19-5/28) |
||
工業管理與資源回收-1 | 李旻軒 | 1 | 113上 | |
工業管理與資源回收-2 | 李旻軒 | 1 | 113上 | |
工業管理與資源回收-3 | 李旻軒 | 1 | 113上 |
核心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112110 | 智慧醫材機械設計 | 劉承揚 | 3 | 112上 113上 |
112109 | 電腦輔助設計與實作 | 林峻立 | 3 | 112上 113上 |
醫療植入物功能性測試與實務操作 | 林峻立 | 3 | 112上 113上 |
|
132307 | 數位醫療儀器設計 | 賴穎暉 | 3 | 112上 113上 |
132422 | 進階嵌入式系統之開發 | 游忠煌 | 3 | 112下 |
總整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132313 | 多模態感測技術於高齡醫材開發應用 | 賴穎暉、林峻立 劉承揚、陳榮治 |
3 | 112上 113上 |
學習坊
數位製造小組-數位製造微學程
召集人: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 魏世昕 助理教授
諮詢導師: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 魏世昕 助理教授

數位製造微學程
召集人: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 魏世昕 助理教授
諮詢導師: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 魏世昕 助理教授
微學程簡介
數位製造結合3D列印及精密加工等技術,3D列印從構思設計、建模、列印、修整等一連串的過程之中,包含了機械、材料、電子電機、資訊、與設計及其他相關知識各應用領域。透過團隊集思來建構概念,以反覆練習來琢磨技巧,達到將腦中概念成型為實體物件的目標,實踐跨領域實作與學習。
微學程完修條件
- 基礎類課程至少4學分
- 核心類課程至少1學分
- 必修總整類課程3學分
- 總共8學分完修
基礎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雷射光製造之理論 | 鄭中緯 | 1 | 112上 | |
塑膠3D列印實作 | 魏世昕 | 1 |
112上 |
|
雷射雕刻實作 | 魏世昕 | 1 | ||
可回收火箭:設計思考 | 陳竺博淵、魏世昕 | 1 | 112下 | |
水刀切割實作 | 魏世昕 | 1 | ||
城鄉平衡苗圃-電漿農業與山地交通 | 鄭雲謙 | 1 | 112下 | |
金工3D蠟模列印實作 | 李建佑 | 1 | 112下 | |
金屬配件設計、蠟模3D列印與鑄造 | 李建佑 | 1 | 113下(2/19-3/19) | |
陶瓷3D列印實作 | 李建佑 | 1 | 112下 | |
陶瓷3D列印 | 李建佑 | 1 | 113下(3/26-4/30) | |
魚鱗漿體3D列印實作 | 李建佑 | 1 | 112下 |
|
永續製造:海廢塑膠循環材料與機器手臂3D列印 | 李建佑1 | 1 | 113下(5/7-6/4) | |
雷射原理與種類簡介(0.5學分) | 羅志偉 | 0.5 | 113上 | |
3D數位設計 | 鄭中緯 | 0.5 | 113上 | |
雷射與水刀切割實作 | 魏世昕 | 1 | 113上 |
核心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雷射光製造之實作 | 鄭中緯 | 2 | 112上 | |
536106 | 雷射光製造之理論與實作 | 鄭中緯、黃瑞宇 | 3 | 113上 |
仿生智慧無人機 | 劉義強 | 1 | 112上 | |
可持續發展無人機技術 | 賴錦文 | 1 | 112上 | |
可回收火箭:實作 | 陳竺博淵、魏世昕 | 1 | 112下 | |
綠色能源苗圃:旋翼機 | 賴錦文 | 1 | 112下 | |
516129 516128 |
火箭設計與實作 | 周子豪 | 3 | 112下 113下 |
516121 | 數值控制工具機之程式教學及實作 | 李安謙 | 2 | 113上 |
514002 | 數位設計與製造 | 曾聖凱 | 3 | 113上 113下 |
總整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76003 576001 |
數位製造與跨領域實作 | 魏世昕 | 3 | 112下 113下 |
學習坊
Drone小組-無人機實作微學程
召集人:資訊工程學系 陳冠文 副教授
諮詢導師:機械工程學系 程登湖 教授

無人機實作微學程
召集人:資訊工程學系 陳冠文 副教授
諮詢導師:機械工程學系 程登湖 教授
微學程簡介
無人機微學程的核心理念是鼓勵學生通過實踐和理論結合,深入了解無人機技術,培養技術專業知識、問題解決技能、創造力、創新和團隊合作等核心能力。學生將瞭解無人機的分類、運動模型和傳感器技術,掌握飛行控制系統,設計遙控器,並完成無人機項目,解決相關機電整合問題。
微學程完修條件
- 基礎類課程至少2學分
- 核心類課程至少3學分
- 必修總整類課程3學分
- 總共8學分完修
基礎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無人機概論 | 程登湖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仿生智慧無人機 | 劉義強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可持續發展無人機技術 | 賴錦文 | 1 | 112上 | |
智慧水上垃圾蒐集船 |
賴錦文 | 1 | 113上 |
核心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無人機飛行實作 | 劉義強、賴錦文、程登湖 | 3 | 112上 | |
515614 | 無人機自動飛航與電腦視覺概論 | 陳冠文 | 3 | 112上 113上 |
536113 | 非線性控制系統 | 程登湖 | 3 | 112上 113上 |
536105 536104 |
機器人學:多軸旋翼機 | 程登湖 | 3 | 112下 113下 |
516110 | 應用力學(一) | 胡晉嘉 | 3 | 112下 |
516112 | 應用力學(二) | 程登湖 | 3 | 113下 |
總整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16115 516127 516132 |
機械實作 | 胡晉嘉 傅本然 陳士勛 |
3 |
112下 |
516122 | 無人機飛行實作 | 劉義強、賴錦文、程登湖 | 3 | 113上 |
學習坊
物聯網小組-物聯網微學程
召集人:智慧與綠能產學研究所 林勻蔚 副教授
諮詢導師:智慧與綠能產學研究所 林勻蔚 副教授

物聯網微學程
召集人:智慧與綠能產學研究所 林勻蔚 副教授
諮詢導師:智慧與綠能產學研究所 林勻蔚 副教授
微學程簡介
物聯網微學程培養學員成為具備跨領域知識的同學,將物聯網和人工智慧融合於一體。學習目標包括建立對IoT和AI的理論基礎,並能夠實際設計物聯網專案。修完課程後,學生預計能:
- 理論基礎:掌握IoT和AI的基本概念,包括傳感器技術、機器學習等,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堅實的基礎。
- 實務經驗:能夠應用所學知識,實際參與物聯網專案,並進行數據收集、分析和應用,解決現實世界的挑戰。
- 理論與實務融會貫通: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用技能,並在AIoT領域中表現卓越。
微學程完修條件
- 基礎類課程至少1學分
- 核心類至少2學分
- 總整類課程至少3學分
- 完修總共至少8學分
基礎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智慧農業 | 林勻蔚 | 1 0.5 |
112上 113上 |
|
智慧感測 | 林勻蔚 | 1 0.5 |
112上 113上 |
|
嵌入式系統設計 | 林政寬 | 1 | 112下 113下 |
|
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應用 | 林政寬 | 1 | 112下 113下 |
核心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物聯網裝置與平台 | 林政寬 | 3 | 112上 | |
515610 | 數位電路實驗 | 范倫達 | 3 | 112上 113上 |
561501 | 新竹六燃地方學 | 賴雯淑 | 2 | 112上 113上 |
516119 516119 |
微處理機 | 鄭雲謙 | 3 | 112下 113下 |
515515 | 人工智慧概論 | 陳奕廷 | 3 | 113下 |
535509 | 智慧系統之感知與決策 | 陳奕廷 | 3 | 113上 |
總整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639005 | 物聯網應用設計與實作(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) | 林勻蔚 | 3 | 112上 113上 |
物聯網應用設計與實作(資訊工程學系) | 林一平、林勻蔚 | 3 | ||
515608 516119 |
嵌入式系統總整與實作 | 曾煜棋、吳昆儒 | 3 | 112下 113下 |
515606 | 電腦安全總整與實作 | 李奇育 | 3 | 113下 |
學習坊
機器人小組-機器人微學程
召集人:電機工程學系 蕭得聖 副教授
諮詢導師:電機工程學系 黃育綸 副教授

機器人微學程
召集人:電機工程學系 蕭得聖 副教授
諮詢導師:電機工程學系 黃育綸 副教授
微學程簡介
機器人學著重理論與實務之結合,同時也強調跨領域整合。本學程在介紹建構基礎的機器人學概念後,規劃一系列設計思考、感測器與嵌入式系統及實務等跨領域課程,結合感測、資訊、網路、控制技術及人工智慧的知識,提供學生創意學習與專題實作之實驗室,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之能力。
微學程完修條件
- 基礎類課程至少3學分
- 核心類課程至少3學分
- 必修總整類課程3學分
- 總共9學分完修
基礎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-1 | 黃育綸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-2 | 黃育綸 | 1 | 112上 113上 |
|
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-3 | 黃育綸 | 1 | 112上 |
|
物件導向程式設計-1 | 王學誠 | 1 | 112下 | |
物件導向程式設計-2 | 王學誠 | 1 | 112下 | |
物件導向程式設計-3 | 王學誠 | 1 | 112下 |
|
微算機原理與實驗-1 | 王宜楷 | 1 | 112上、113上 113下(2/18-3/18) |
|
微算機原理與實驗-2 | 王宜楷 | 1 | 112上、113上 113下(3/25-4/22) |
|
微算機原理與實驗-3 | 王宜楷 | 1 | 112上、113上 113下(4/29-6/10) |
|
微處理機-1 | 鄭雲謙 | 1 | 112下 113下(2/17-3/24) |
|
微處理機-2 | 鄭雲謙 | 1 | 112下 113下(3/31-5/5) |
|
微處理機-3 | 鄭雲謙 | 1 | 112下 113下(5/12-6/2) |
核心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15130 | 機器人系統與應用設計實作 | 宋開泰、王學誠、王識源 | 3 | 112上 113上 |
535317 | 自走式機器人 | 宋開泰 | 3 | 112上 113上 |
515128 515130 |
智慧機器人實驗 | 宋開泰 | 3 | 112上、113上 113下 |
535314 535303 |
嵌入式作業系統 | 黃育綸 | 3 | 112上/112下、113上 113下 |
534718 | 先進機器人技術 | 王識源 | 2 | 112上 113下 |
515116 515115 |
人本計算實驗 | 帥宏翰、柯立偉 王傑智、王蒞君 |
3 | 112下 113下 |
514017 | 創意機器人 | 王識源 | 3 | 113上 |
總整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15608 515606 |
嵌入式系統總整與實作 | 曾煜棋、吳昆儒 | 3 | 112下 113下 |
學習坊
VR/AR小組-XR微學程
召集人:資訊工程學系 莊榮宏 教授
諮詢導師:資訊工程學系 詹力韋 教授
應用藝術研究所 謝啟民 副教授

XR微學程
召集人:資訊工程學系 莊榮宏 教授
諮詢導師:資訊工程學系 詹力韋 教授
應用藝術研究所 謝啟民 副教授
微學程簡介
近年來,隨著虛擬實境(Virtual Reality,簡稱VR)、擴增實境(Augmented Reality,簡稱AR)及混合實境(Mixed Reality,簡稱MR)相關設備之功能提升且開始量產平價化,延展實境(Extended reality,簡稱XR)被視為全球近期最受注目與發展潛力的新媒體平台。XR的應用具有高互動性,因而其系統需要更高的擬真度以及環境感測的需求。這些特色使其系統與應用之開發複雜度遠高於傳統桌面及手機應用。本學程結合技術、視覺與聲音設計等領域,除了培養學生在下一代媒體的發展能兼顧技術、設計與使用者經驗之外,更強調學生跨領域的專案合作學習。
微學程完修條件
- 基礎類課程至少2學分
- 核心類課程至少2學分
- 必修總整類課程3學分
- 完修總共至少9學分
基礎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34401 |
虛幻實境設計 | 謝啟民 | 3 | 112上 113下 |
美學運算 | 謝啟民 | 2 | 112上 | |
514025 | 音樂科技導論 | 林明學 | 2 | 112上 113上 |
534715 |
混合實境 | 許倍銜 | 3 | 112下 113下 |
534415 | AI設計專題 | 謝啟民 | 3 | 113上(新開課) |
核心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35651 | 3D遊戲程式 | 黃世強 | 3 | 112上 113上 |
535527 | 互動設計與虛擬實境 | 詹力韋 | 3 | 112上 113上 |
515621 | 混合實境應用與開發 | 詹力韋 | 3 | 113下(新開課程) |
514014 | 配樂製作(一) ※若學生修配樂製作(二)可抵免 |
林明學 | 3 | 112上 113上 |
514025 | 配樂製作(二) | 林明學 | 3 | 113下 |
514001 | 影像音訊 | 林明學 | 2 | 112下 113上 |
534408 | 光影運算 | 謝啟民 | 3 | 113上 |
534413 | 沈浸與虛幻引擎 | 謝啟民 | 3 | 112下 |
總整類課程
當期課號 | 課程名稱 | 授課教師 | 學分數 | 開設時間 |
535653 | 元宇宙專題 | 莊榮宏 | 3 | 112上 113上 |
535655 |
XR跨域專題 | 莊榮宏、謝啟民、張宏宇 | 3 | 112下 113下 |
學習坊
【112-1微學分課程】雷射光製造之理論
選課日期:112/9/13截止 課程名稱 雷射光製造之理論 授課教師 機械工程學系 鄭中緯教授、李安謙教授、魏 Read More
【112-1微學分課程】智慧農業
選課日期:112/9/16截止 課程名稱 智慧農業 授課教師 智慧計算與科技研究所 林勻蔚 副教授 課程概述與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