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課日期:114/10/28截止
課程名稱
竹節藝術共創——流動的身體與環境:複合媒材創作工作坊 Bamboo Fest. Co-Creation: Mix Media Workshoop
(對應總課程名稱:ICT跨領域實作 ICT Interdisciplinary Implementation)
授課教師
教學發展中心 曾聖凱 助理教授
藝術家 莫珊嵐、邱杰森
課程概述與目標
本工作坊以「流動」為核心概念,延伸自科技哲學中「後人類」混雜主體的思維。哲學家 Andy Clark 指出,人類是「天生的賽伯格 (natural-born cyborg)」,其大腦、身體與工具之間能形成開放且動態的連結。我們不再是固定的、個體化的主體,而是由異質元素交織而成的「混雜主體」。這種狀態強調持續變動、媒合環境與科技物的「能動的流動性 (fluidity of agency)」。
在工作坊中,參與者將透過「燈光控制器的操作」與「現地繪圖」的方式,與校園環境建立互動。
• 燈光控制器:學習如何操控光的強弱、色彩與方向,將光作為一種延伸身體的工具,映射環境的流動性。
• 現地繪圖:以繪圖捕捉校園環境的瞬間變化,記錄時間、空間與人的交互影響,將校園納入自身的個人敘事。
藉由此雙重實踐,參與者將體驗「流動」如何展現於校園地景之中:
• 光的變化如同校園環境隨時間推移的折舊與重生。
• 繪圖的痕跡則成為人與環境共同留下的流動印記。
課程進行包含設計與藝術思考,結合環境與身體進行型態探索,並以工業材料進行創作,結合既有之生物性循環構造──竹木亭,完成校內大型公共藝術之作品。
本課程最終希望透過「科技 × 藝術 × 身體」的融合,讓參與者思考:人與環境並非靜態分離,而是隨著時間、科技與創作持續變動、共生的流動體。
課程日期
11/2-11/9
11/02 Sun. 1000-1700
11/08 Sat. 1000-1700
11/09 Sun. 1000-1700
課程總時數
21小時
上課地點
人社一館109 / HA109
修課人數上限
10人(開放外校選課)
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
無
學生自備物品
工作坊課程需穿著適合戶外工作之服裝,如長褲、包鞋,勿穿戴過度寬鬆之服裝、飾品。
作業、考試、評量
課程參與(出席、討論)佔50%
作業/實作作品(美學、概念說明)佔50%
課程大綱
單元主題 | 內容綱要 | 講授 | 示範 | 習作 | 其他 |
概念介紹 | 流動的身體與環境 | 2hr | – | – | 3hr |
燈光控制 | ARDUINO燈光控制 | 1hr | 1hr | 2hr | – |
現地創作 | 現場雕塑安裝、互動裝置安裝 | 1hr | 1hr | 8hr | 2hr |
課程進度表
日期 | 課程進度、內容、主題 | |
11/02 | 現地繪圖創作、燈光控制器教學 | |
11/08 | 裝置藝術現場創作與安裝 | |
11/09 | 互動裝置安裝、作品完成與交流 |
課程教材
老師課程進行簡報及示範
微學分課程Q&A
📌 我想修微學分課程,該如何報名/進行選課?
每門課程將於開課前三週至前一週間開放選課,請同學於選課截止日前至ICT選課系統進行報名。
📌 若是學期課併開的微學分課程,我可以修學期課又修微學分嗎?
完全不可。學生不得同一學期選修學期課及其併開之微學分課程,僅能二擇一。微學分若成功認計僅可計於【自由選修學分】,而非【必修學分】。
補充說明:學期課是學校課務系統上選的3學分課程,微學分則是在ICT系統上報名的課程,兩者的永久課號不同。有的學期課微學分將會分成-1,-2,-3或A,B,C三階段來進行,每完成一階段,需再報名下一階段選課。若是課程內容設計具連貫性,則未修-1或A者,不得選修-2,-3或B,C課程。
📌 我是校外學生,請問可以選課嗎?
校外學生請點擊ICT選課系統頁面右上角【非本校學生申請賬號】,完成註冊後可以進入系統選課。若該課程不開放給校外學生選課,則無法進行報名。
📌 若已經畢業/在職中,可以選課嗎?
校內/校外的【非學生】身份者,請在選課前寄信詢問授課教師是否可以參與課程,獲教師同意後再進行選課報名,修課名額將以【校內在學學生】為優先。
📌 如何得知是否選上了該課程?
請於選課截止的隔日至選課系統查詢選課結果。
📌 我已經選了課程,該如何退選?
① 若選課報名未截止,可直接在ICT選課系統上點擊【取消報名】。
② 若報名已截止至開課日前,請寄信給助理 告知退選意願並說明原因。
③ 若開課當日/課程已進行中,請寫信給授課教師,經老師同意後,截圖/轉寄信件內容給助理。
📌 若沒有退選/無故缺席課程會如何?
未依規定辦理課程退選或無故未到課,將取消該同學兩月內之ICT選課權益,即2個月內無法報名選課系統上的任何課程。
📌 若無法出席課程,該如何請假呢?
若學生因故無法出席課程,請於上課前兩日寫信給授課教師說明請假原因(請附上姓名、學號及請假事由)。
📌 我是學士/碩士/博士生,可以報名選修微學分課程嗎?
可以。惟請留意該學分是否認計為畢業學分,將由您的系所決定。為避免學分爭議,請於抵免前詢問系所該門課的學分是否可以認計。研究生修習之微學分不得採計於畢業學分。
📌 修微學分課程需要繳學分費嗎?
無需。
📌 課程會有成績嗎?
微學分的修課方式比照一般課程,必須通過課堂之作業、測驗、討論、實驗或成果發表等教學活動規定,經授課教師認證,該修課結果通過或不通過。
📌 微學分完修證明該如何申請?
請至微學分課程頁面查詢完修證明申請表,並於結課日前提交申請,詳細規定請參閱表單內容。
📌 申請完修證明就表示匯出學分了嗎?
否,兩者是分開的,授課教師提供成績後,由創創工坊核檢學生修課結果,確認同學【通過】課程後,會在2-4週內以電子檔寄出。而學分登錄表,則需到選課系統下載。
📌 修課結果會直接出現在成績單上嗎?
否,請同學必須於畢業當學期統一提出抵免申請。請至ICT選課系統上【匯出學分登錄表】,經系所認計及各單位簽核完成後,該成績才會出現在成績單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