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課日期:114/10/08 截止
課程名稱
自動化 × 靈感:AI 時代的學研生活領航 Automation × Inspiration: Research Life Initiative in the AI Era
(對應總課程名稱:人工智慧應用與實作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s)
授課教師
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黃明居 教授
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張俊彥博士生
課程概述與目標
學術研究是人類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前哨。進入大學求學的你,是否對於踏上研究之路抱持著期許,想要一探究竟?而「書寫」是學術研究必須具備的強大能力,不過它的真正價值不只是寫出的內容,更在於書寫過程中逐步確立自我立場的能力 (positioning)。
本課程以學研必備的「書寫」能力作為核心,透過記錄思維脈絡、組織資訊、傳遞訊息,做為促進學習與表達自身價值觀的重要策略;而「筆記」為長篇書寫的重要基礎,也是終身受用的重要能力。在學習過程常見的研究論文與專題研討等需長篇書寫的成果中,往往需經由研讀與筆記歸納知識點,逐漸匯聚而成獨特立場,再依序探究步驟達成目標,因此本課程運用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卡片盒筆記法,提供不同領域之學習者有效的知識管理、確立立場觀點之技巧,以及透過人工智慧應用輔助,設計個人化資料蒐集工具,期望有助於學習者搜尋靈感與提升書寫技巧。
教學目標:
- 理解立場寫作的基本概念。
- 理解卡片盒筆記法的基本原則。
- 運用卡片盒筆記流程進行知識管理與形成立場觀點。
- 應用人工智慧工具支援卡片盒筆記法,並建立個人化資料蒐集流程。
- 培養跨領域合作、溝通與發表能力,有效分享探究成果。
課程日期
W56
10/15、10/22、10/29
11/5、11/12、11/26
12/3、12/10
課程總時數
16小時
上課地點
圖書館 3F 研討室A (需進入圖書館)
修課人數上限
20人
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
無
學生自備物品
筆記型電腦
作業、考試、評量
1. 課堂參與及出席 10%
2. 課堂作業 35%
3. 立場論述作業 20%
4. 期末展示與報告 35%
課程大綱
單元主題 | 內容綱要 | 講授 | 示範 | 習作 | 其他 | |
課程簡介:立場、觀點與學研生涯 Positioning, Perspectives, and Research Lifestyle | 1.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2. 認識立場論述 Understanding Positional Discourse 3. AI 時代下的學研生涯探索 Exploring the Research Lifestyle in the AI Era | 1hr | 0.5hr | – | 0.5hr | |
AI 時代下的書寫 Writing in the AI Era | 1. 介紹 AI 輔助文獻工具 Introduction to AI-Assisted Literature Tools 2. AI 素養與研究書寫策略 AI Literacy and Research Writing Strategies | 1hr | – | – | 1hr | |
卡片盒筆記法 I:概念 Zettelkasten-Inspired Method I: Concepts | 1.卡片盒筆記法介紹 Introduction to Zettelkasten 2. 立場思考與研究方法 Positional Thinking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| 1hr | 0.5hr | – | 0.5hr | |
卡片盒筆記法 II:實作 Zettelkasten-Inspired Method II: Practice | 卡片盒筆記法實作 Hands-on Practice of the Zettelkasten-Inspired Method | 1hr | – | – | 1hr | |
個人化卡片盒知識庫 I Personal Zettelkasten Knowledge Base I | 1. 環境建置 Environment Setup 2. 數位卡片盒筆記建構 Initializing Digital Zettelkasten Knowledge Base | 1hr | 1hr | – | – | |
個人化卡片盒知識庫 II Personal Zettelkasten Knowledge Base II | 1. 人工智慧知識建構工具導入 Selected AI Tools for Knowledge Construction 2. 視覺化知識庫探索 Knowledge Base Visua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| 2hr | 2hr | – | – | |
期末成果展示 Final Presentations | 1. 專題海報展示 Poster Exhibition 2. 同儕回饋 Peer Feedback | – | – | – | 2hr |
課程進度表
日期 | 課程進度、內容、主題 | |
10/15 | 課程介紹:立場、觀點與學研生涯 Course Introduction: Positioning, Perspectives, and Research Lifestyle | |
10/22 | AI 時代下的書寫 Writing in the AI Era | |
10/29 | 卡片盒筆記法 I:概念 Zettelkasten-Inspired Method I: Concepts | |
11/5 | 卡片盒筆記法 II:實作 Zettelkasten-Inspired Method II: Practice | |
11/12 | 個人化卡片盒知識庫 I Personal Zettelkasten Knowledge Base I | |
11/26 | 個人化卡片盒知識庫 II:人工智慧知識建構工具導入 Personal Zettelkasten Knowledge Base II: Selected AI Tools for Knowledge Constructio | |
12/3 | 個人化卡片盒知識庫 II:視覺化知識庫探索 Personal Zettelkasten Knowledge Base II: Knowledge Base Visua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| |
12/10 | 期末成果展示 Final Presentations |
課程教材
課程講義
教師自編教材
參考資料
Ahrens, S. (2017).How to take smart notes: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, learning and thinking [卡片盒筆記:最高效思考筆記術,德國教授超強秘技,促進寫作、學習與思考,使你洞見源源不斷,成為專家]. Sönke Ahrens. Kadavy, D. (2021). Digital Zettelkasten: Principles, methods, & examples. Kadavy,Inc.
Silvia, P. J. (2007). How to write a lot: A practical guide to productive Academic Writing.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.
Korolev, S., & Lyalina, I. (2021). The rating Brain of Bureaucrats and Luhrmann’s Zettelkasten: two versions of the “Machine Man” in the age of digitalization. SHS Web of Conferences, 106, 4008.
Schmidt, J. F. K. (2016). Niklas Luhmann’s Card Index: Thinking Tool, Communication Partner, Publication Machine. In Forgetting Machines: Knowledge Management Evolu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(Vol. 53, pp. 287-311).
朱騏 (2023)。知識複利筆記術: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應用實戰指南。PCuSER 電腦人文化。
微學分課程Q&A
📌 我想修微學分課程,該如何報名/進行選課?
每門課程將於開課前三週至前一週間開放選課,請同學於選課截止日前至ICT選課系統進行報名。
📌 若是學期課併開的微學分課程,我可以修學期課又修微學分嗎?
完全不可。學生不得同一學期選修學期課及其併開之微學分課程,僅能二擇一。微學分若成功認計僅可計於【自由選修學分】,而非【必修學分】。
補充說明:學期課是學校課務系統上選的3學分課程,微學分則是在ICT系統上報名的課程,兩者的永久課號不同。有的學期課微學分將會分成-1,-2,-3或A,B,C三階段來進行,每完成一階段,需再報名下一階段選課。若是課程內容設計具連貫性,則未修-1或A者,不得選修-2,-3或B,C課程。
📌 我是校外學生,請問可以選課嗎?
校外學生請點擊ICT選課系統頁面右上角【非本校學生申請賬號】,完成註冊後可以進入系統選課。若該課程不開放給校外學生選課,則無法進行報名。
📌 若已經畢業/在職中,可以選課嗎?
校內/校外的【非學生】身份者,請在選課前寄信詢問授課教師是否可以參與課程,獲教師同意後再進行選課報名,修課名額將以【校內在學學生】為優先。
📌 如何得知是否選上了該課程?
請於選課截止的隔日至選課系統查詢選課結果。
📌 我已經選了課程,該如何退選?
① 若選課報名未截止,可直接在ICT選課系統上點擊【取消報名】。
② 若報名已截止至開課日前,請寄信給助理 告知退選意願並說明原因。
③ 若開課當日/課程已進行中,請寫信給授課教師,經老師同意後,截圖/轉寄信件內容給助理。
📌 若沒有退選/無故缺席課程會如何?
未依規定辦理課程退選或無故未到課,將取消該同學兩月內之ICT選課權益,即2個月內無法報名選課系統上的任何課程。
📌 若無法出席課程,該如何請假呢?
若學生因故無法出席課程,請於上課前兩日寫信給授課教師說明請假原因(請附上姓名、學號及請假事由)。
📌 我是學士/碩士/博士生,可以報名選修微學分課程嗎?
可以。惟請留意該學分是否認計為畢業學分,將由您的系所決定。為避免學分爭議,請於抵免前詢問系所該門課的學分是否可以認計。研究生修習之微學分不得採計於畢業學分。
📌 修微學分課程需要繳學分費嗎?
無需。
📌 課程會有成績嗎?
微學分的修課方式比照一般課程,必須通過課堂之作業、測驗、討論、實驗或成果發表等教學活動規定,經授課教師認證,該修課結果通過或不通過。
📌 微學分完修證明該如何申請?
請至微學分課程頁面查詢完修證明申請表,並於結課日前提交申請,詳細規定請參閱表單內容。
📌 申請完修證明就表示匯出學分了嗎?
否,兩者是分開的,授課教師提供成績後,由創創工坊核檢學生修課結果,確認同學【通過】課程後,會在2-4週內以電子檔寄出。而學分登錄表,則需到選課系統下載。
📌 修課結果會直接出現在成績單上嗎?
否,請同學必須於畢業當學期統一提出抵免申請。請至ICT選課系統上【匯出學分登錄表】,經系所認計及各單位簽核完成後,該成績才會出現在成績單上。